“120”院前急救,是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应急医疗保障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按照濉溪县印发《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为加强院前医疗急救基础信息管理,促进全县院前医疗急救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合理调配急救资源,规范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的有效衔接流程,更好的保证院前医疗急救与医疗服务需求相适应。为此,濉溪县医院建立建全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体系,打造院前急救专业化队伍,提升院前急救装备标准化配置水平,强化院前急救宣传培训,同时科学规划布局,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推进院前医疗急救体系的建设。在县卫健委和院领导的关心和推动下,院前急救体系初具规模,并在快速发展,急救效率会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也会进一步增强。
濉溪县医院“120”调度指挥中心,成立于1998 年10月1日,最初命名为“公安医院”是我县唯一合法的,具有急救资质的急诊救治机构,同时启用了“120”急救电话。并于1999年9月1日正式更名为“120”急救中心,其承担着全县绝大多数,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和重大意外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统一调度、现场急救、伤病员转送以及全县大型活动和会议的医疗安全保障任务。曾多次周密调度和出色完成,县域内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救援。
车队从最初创建时的4辆救护车,发展至今增加到7辆转运型救护车,5辆监护型负压救护车,驾驶员从4人增加到13人。随着车辆的不断增加,急救队伍的逐步壮大,在县委,县政府和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现位于河西新区岱河路与百合路交汇处的新“120”调度中心4000余平方项目工程已完工,并于2020年9月顺利乔迁新址投入使用,极大改善了“120”调度中心的工作环境。
“120”调度中心的成立,为进步完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信息化建设,助力创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五大中心,给予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我院"120"急救调度系统,采用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将呼救受理和指挥调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完善车载急救设施的配置和信息化传输,实现“120”急救指挥的准确化、快速化和全程信息化。无线电通讯基站采用数字同频同播技术,可按需扩展,初步实现城区和乡镇无线通讯信号全覆盖。在“120”急救车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车载视频监控系统,以便能帮助急救中心分析、查询大量数据信息,并在急诊开通以视频通讯方式,远程协助或指导院外急救全过程,建立和装配急救站点电子病历系统、急救车行车安全监控系统、急救站点监控系统、车载便携式语音对讲等信息化装备。建立信息化装备技术和平台的开展使用,提高了院前急救效率和准确率,确保院前院内无缝衔接,及时有效的为病人争取最佳的抢救黄金期,降低患者的致残、致死率,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院前医疗急救体系是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公共安全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功能与文明的体现。濉溪县医院将进一步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对存在的薄弱环节补短板,大力推进符合县域内实际情况、协调统一、覆盖城乡、运行高效的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信息化建设,始终秉承着“有呼必应,有急必救,分秒必争,优质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将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的成果惠及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