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现有医疗设备2000多台,总价值2亿余元,医学工程人员有8名,主要负责医疗设备的维修、安装、日常维护、巡查、保养等工作。工作范围几乎覆盖了医院内所有的科室,由于医学工程人员工作环境的特殊性,造成职业危害的危险因素比较多。因此医学工程人员迫切需要加强职业危害教育,掌握相关防护知识和方法,采取应对措施,以避免和减少工作中造成的职业伤害。
一、主要问题:
1.在使用烙铁时,熔锡流动性较强,极易滴落,经常发生烫伤皮肤,烫坏衣物的现象,有时也会用烙铁熔融塑料,产生有毒烟雾,由于焊接用的焊锡丝是由铅锡合金和助剂组成,里面含有松香和很多化工原料,在高温作用下,会产生大量含有二噁英、铅烟、乙醛、松香酸、异氰酸盐、氯化氢等有毒物质,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可能会导致过敏性鼻炎、肺癌、哮喘、头昏头痛、记忆力衰退等职业病的出现。
2.在维修血压计时,有时需要用力振动血压计,难免会磕落一些细小的水银颗粒,掉落在维修台缝隙里,难以清除且极易挥发有毒气体,会对维修人员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产生持续性伤害。
3.在维修工作中常常需要用到各种胶水和清洁剂,这些物质会对皮肤和肺部造成伤害,出现皮损(易造成意外感染)、过敏、化学性皮炎等伤害。
4.设备内部因长时间磨损会产生棱角、毛刺等,在使用工具时手打滑现象时有发生且难以避免,经常对手部造成割裂、刺伤、戳伤等伤害(易造成意外感染)。新伤摞着旧伤现象常见,本人甚至还经历过一次手打滑造成工具戳伤眼角膜的伤害。
5.设备外部和内部往往含有病人的血液、分泌物等病原体物质,有时戴手套会严重干扰工作手感,维修人员非卫生专业人员,消毒隔离相关知识相对欠缺,极易造成感染。而维修人员频繁往返各个科室,维修工具只有一套难以做到及时消毒,很可能会造成院内感染。
6.维修设备有时需要带电作业,在检测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高电压部位,造成电击伤害,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二、应对措施:
1.院感办应加强对维人员(尤其是新员工)的院感知识宣传教育。
2.建立专业的维修工作间,增加排气扇,血压计维修柜等设施。
3.做好个人防护,定期申领一次性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物品。维修前后应及时洗手消毒。有伤口及时清理消毒,不要以为是小伤就置之不理。
4.尽量避免带电维修,不可避免时应有第二人在场,以便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电击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