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濉溪县人民医院!
  • 预约挂号

就医指南

大白援沪日记|濉溪县医院援沪核酸检测支援队纪实

发布日期:2022-05-06 来源: 作者:张如 点击: 1006

        2022年3月28日15时15分,在收到淮北市卫生健康委关于组织医疗队援助上海有关工作要求后,我院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医院根据专业和人员结构情况,遴选了我(检验科张如)与信息科赵振飞,手术室王思宇3名党员同志参加支援队,同时委里指派我为此次支援队领队,连同其他兄弟单位18名同志组成的医疗支援队驰援上海执行新冠核酸检测任务,迅速做好赴上海各项工作准备,随时备战出征。


图片


        在淮北市卫健委的精心组织下,各家医院抽调的人员于16时30分整理好行囊,随时准备出发。在支援队待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于3月28日22时30分出发前往上海。同时,为了有效的增加上海市的核酸检测能力,淮北市援沪核酸检测支援队携带着紧急吊装的日检测量为1万管的2座移动方舱PCR实验室和各类防护物资。坐在飞驶的汽车上,我们3个人没有任何紧张,身为医务人员,此时的身体疲惫算不得什么,在神圣的职业使命感指引下,努力克服困难,坚守一线,坚决完成支援任务是我此刻所能想到的全部。


图片


        3月29日上午8时,我们得到通知去指定地点选择方舱的安装位置,支援队员还没来得及整理行囊就直接前往上海疫情最严重的核酸检测地点浦东新区。在当地政府人员的对接和指导下,淮北市支援队紧急整理携带的物资,调试移动方舱检测实验室和系统,随时配合当地相关组织进行核酸检测。


图片


        作为新冠肺炎抗疫一线的一名老兵,回想起今年1月份支援过的河南省郑州市、禹州市新冠核酸检测工作,由于表现出色,我们受到当地政府和带队领导的一致好评,被河南省禹州市政府授予“禹州市荣誉市民”的荣誉称号,为淮北核酸检测支援队赢得了荣誉!作为一名党员,这一次再上前线,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冲锋在前。这次我负责的工作有支援队的衣食住行等后勤保障,协调支援队与当地政府的沟通,检测数据信息的实时上报,支援队实验室检测质量的管控等等,每天休息4-5个小时,我在履行我应尽的职责和使命,为上海的疫情防控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图片

        早晨6点顾不上吃早饭,我们就穿上厚厚的防护装备进入实验室开展工作,今天的标本量很大,一次实验持续到了凌晨3点多钟。上海疫情指挥部对标本的检测时间要求很严格,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测完成,所以这是工作常态。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检测任务,每人进入实验室一次需要工作6小时以上不吃不喝,所有的队员基本上一天要进入实验室两次。


图片


        曾在我县疫情一线战斗的“95后”王思宇同志,这次是换个地方站在疫情前线,在连续高强度工作下,身体很疲惫,但是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每天的工作丝毫不敢有一点懈怠。乌云遮不住太阳,阴霾终究将散开,唯努力不会被辜负。在这场正在博弈的战役中,我们有理由坚信,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迎来春暖花开、万家祥和!”


图片


        作为此次支援队的信息保障人员,赵振飞同志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面对新的系统,新的环境,如何快速准确的保障信息的连通,每天坚持做着信息录入的工作,每天几万条的信息,如何保证每条信息不错漏,需要专业的技术与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此他也深有感触,“随着工作量的不断增大,如何提高后期数据上传的效率,成了我不断思考的问题,由于目前的移动方舱PCR实验室不能直接上传核酸检测结果,只能在结果出来后靠人工在电脑上一一扫码上传,动辄几千的样本,实在是费时费力。在多次与上海大数据中心的工程师沟通后,凭借自身扎实的计算机知识和多年的开发经验,决定自己编写程序对接开放接口,批量上传核酸检测数据,大幅度提高了检测结果的上传效率,让任务的完成时间向前提了一大截”。


图片


        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和培训,我们已经熟练掌握整个工作流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充满未知数,但是不论多么危险,我们绝不退缩,严格按要求执行,提高准确率,在核酸检测工作中做到了“不放过”、“不漏过”,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充分发挥自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时刻牢记自己作为濉医人的荣誉与使命,敢于担当,善作善成,为上海的疫情防控工作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淮北市援沪核酸检测支援队领队 濉溪县医院检验科张如)

Copyright © 2018 www.ahssxxyy.cn 版权所有 濉溪县医院 皖ICP备19004362号-1    皖公网安备34062102020005号

书记信箱

公众号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