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亚专业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区域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县医院儿一科内分泌专业建设纪实
发布日期:2020-06-09 来源: 作者:张杨 点击: 1163
濉溪县医院儿一科将儿内科专业进行细分,开设内分泌专业,提供儿科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矮小症及性早熟等疾病诊治,实现本地患者的就地医疗。
一、抓实人才建设,推进学科建设
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要实现90%以上群众不出县的目标,让患者就地就医,关键是人才。抓实人才建设培养,推进学科建设,在县医院创建三甲医院的时机下,尤其显得较为紧迫。2018年9月,在县医院杨发武院长的大力支持下,儿一科克服人员紧张的情况下,纵军主治医师被派往上海儿童医院专修小儿内分泌专业。通过一年紧张有序的学习,将国内领先的儿童内分泌专业技术带了回来,为儿一科开设内分泌专业提供了技术支撑。2019年9月,开设内分泌专业,也是我县儿科首先开设内分泌专业的科室,填补了我县儿科的空白,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提供了家门口的专业医疗,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人民群众身边。
二、家门口的优质服务获患者点赞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以及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以矮小症及性早熟为代表的内分泌疾病越来越引起家长的重视。很多家长正面临孩子长不高的困扰,家住濉溪县临涣镇的陈女士此前正面临这方面的困扰。
“我孩子已经2年没长个了,我以为孩子是缺钙引起的,补钙药吃了很多,但是个子还是没长。多谢谢家乡医护人员的专业的服务,让我家儿子及时确诊并及时治疗,要不然以后个子长不高,找媳妇都不好找,必须给你们点赞,夸夸咱们的医护人员”。陈女士由衷感谢县医院,正是县医院儿一科家门口优质医疗服务,让她解除了后顾之忧。
“此前我县很多小儿矮小症及性早熟等方面的病人,由于条件限制,很多病人流失到上海、南京等地的三甲医院就诊,这样下来,病人的经济花费以及时间成本也在增加,造成了广大群众的经济负担,一些家长也许就放弃治疗了”县医院儿一科内分泌专业组组长纵军主治医师说。从2019年9月至今,科室新开展的内分泌专业尤其是小儿矮小症以及性早熟的医疗服务,已让数十位患者受益,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群众的就医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
三、以病人需求为服务导向,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儿童的健康牵动着千家万户,儿童的健康水平直接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和谐与幸福。县医院儿一科始终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当作最大的奋斗目标。恪尽职守,深化科室内涵建设,关爱儿童健康,严抓医疗质量,为全县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县医院儿一科主任周大权介绍:改善患儿的就医体验,以病人的需求为导向,首先要做好学科亚专业建设。近年来,儿一科以学科亚专业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外出进修学习,加强学术交流,优化人才结构,不断深化科室内涵建设,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科室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患儿的就医满意度持续提升,区域医疗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目前科室人才梯队合理,有了一只让全县儿童就地医疗的“生力军”: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4人,专业技术方面重基础,抓特色。儿一科结合实际及医护人员的专长,开设了小儿内分泌血液专业,小儿呼吸专业、小儿神经、小儿危急重症四个儿科技术专业。专业技术走在县级医院前列的同时,也获得百姓的一致好评。
“现在到门诊咨询矮小症以及性早熟的患儿家长越来越多,如果不上门诊,还有很多家长到病房来咨询,这在以前是没有的现象,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病人,我们服务要更人性化,要做一名有温度的医者”县医院儿一科主任周大权说。做一名有温度的医者,成为县医院儿一科每位医务人员心中的标杆。以病人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实现县域内患儿就地医疗。
四、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区域医疗影响力
作为全县集医疗、保健、科研为一体的儿童医疗中心,围绕区域重点疾病,以学科建设为抓手,不断深化科室内涵建设,推动科室由“学习型”向“学术型”转变。同时不断推进人才建设与培养,选拔人员到上海、北京等地三甲儿童医院进修学习,鼓励医护人员在职攻读研究生。近年来,科室的区域医疗影响力不断提高,年门诊量及住院病人数量较前增加,危急重症的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转往上级医院的病人数量也在下降。正是通过推动学科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强化科室人性化服务,县域内儿科病人不在舍近求远,不在盲目选择市外就诊,在家门口就可获得专业细心的医疗服务。(儿一科 张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