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已至,近期全国多地持续高温,对于身体机能逐渐下降的老年人而言,高温天气不仅是体感上的不适,更潜藏着健康风险。数据显示,夏季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中暑等病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科学防暑已成为守护“银龄健康”的重要课题。
濉溪县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近一个月接诊的老年患者中,约三成与高温相关:有的老人舍不得开空调,室温高达35℃,出现了中暑症状;还有的老人为图凉快,长时间对着风扇吹,引发了关节疼痛和感冒,加上老年人伴有慢性基础疾病,高温天气下身体更易“亮红灯”。这些情况提醒我们,老年人防暑不能仅凭“经验”,需要科学的指导方法——防暑“四字诀”。
一、“居”有妙招
保持室内通风,每天早晚开窗透气,避免正午高温时段开窗,防止热气进入;合理使用降温设备,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28℃,避免直吹;使用风扇时,可在前方放置一盆凉水,增加空气湿度;正午至下午4点尽量减少外出,如需活动,可在室内进行简单的拉伸或太极等轻运动。
二、“饮”有讲究
少量多次补水,每天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以温水、淡茶水或绿豆汤为宜,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心脏负担;出汗较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补充流失的钠、钾等元素;少喝冰水、浓茶和含糖饮料,以免刺激肠胃或导致血糖波动。
三、“食”有侧重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冬瓜、黄瓜、苦瓜等清热解暑的蔬菜,以及西瓜、梨等含水量高的水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增强身体抵抗力;避免食用过多生冷食物,凉拌菜需注意卫生,防止肠道感染。
四、“行”有分寸
外出尽量选择清晨或傍晚时段,避开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的高温期;外出时做好防护,戴宽檐帽、太阳镜,穿宽松透气的浅色衣物,随身携带遮阳伞和急救药品;行走时若出现头晕、胸闷、出汗过多等不适,立即到阴凉处休息,解开衣领,饮用凉白开,症状未缓解需及时就医。
为老年患者普及预防中暑知识
炎炎夏日,守护“银龄健康”是一场“持久战”。濉溪县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将从科学防暑的细节做起,用细心、耐心和爱心为老年人撑起一片清凉,让他们安然度过这个夏天,享受健康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