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中,我们经常听到化疗患者说手脚麻木,而且不同的患者感觉不一样,这是化疗药物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在医学上称为 “化疗后周围神经病变(CIPN)”,那为什么患者的感觉会不一样,又如何去应对?
不同化疗药物作用机制不一样,对神经的损伤程度和表现不同,所以会导致自我感觉不一样:紫杉类药物(紫杉醇、多西他赛等)多引发感觉神经病变,使患者感觉到肢体麻木且有火烧一般的刺痛或灼热感,同时还可能伴随肌肉酸痛;铂类药物(奥沙利铂、顺铂等)以感觉神经受累为主,会出现周围神经毒性,导致口周、手脚麻木感,类似于戴了手套或者穿了袜子的感觉,遇冷加重。
应对化疗后周围神经病变预防是关键,不同的化疗药物预防措施也会不同:奥沙利铂的患者,应避免遇冷,避免摄入冰冷食物以及接触低温物体(如输液架、门把手、水龙头、金属物品等),避免手脚接触冷水或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可使用棉质手套及袜子保暖;而使用紫杉类患者,通常需要避免高温,在治疗过程中,可以佩戴冰手套、脚套,使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患者可以尝试在手脚缠弹力绷带,戴紧一些的手套或者袜子等压迫的方式来缓解症状。另外,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予B族维生素、抗惊厥药物(普瑞巴林)、抗抑郁药、矿物质等药物对症治疗,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还可以辅助中医针灸、按摩,对缓解周围神经病变造成的麻木感及感觉异常有一定作用。
化疗后手脚发麻虽是常见现象,但不能轻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告诉医生,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应对方案,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确保化疗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