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濉溪县人民医院!
  • 预约挂号

就医指南

小暑至,养生始:中医智慧里的夏

发布日期:2025-07-08 来源: 作者:吕坤 点击: 100

      今天,我们迎来了小暑节气。民间素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此时节气温升高,湿度增大,人体阳气达到一年中最旺盛的状态。在这个特殊的时令节点,如何运用中医智慧调养身心?


小暑养生:顺应天时的智慧选择

      "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黄帝内经》中的这句名言揭示了中医养生的核心思想——顺应四时。小暑时节,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此时养生重点在于养护阳气、调节阴阳平衡。濉溪县人民医院中医建议人们作息应"夜卧早起",晚上10点前入睡,早晨6点左右起床,以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小暑虽非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但此时人体出汗量明显增加,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过度出汗易导致心气耗伤。因此,适度运动、避免烈日暴晒成为此时养生的基本准则。夏季运动宜选在清晨或傍晚,以太极拳、八段锦等柔和运动为佳,运动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绿豆汤。


饮食调理:小暑时令的养生密码

      "药补不如食补"——这一中医理念在小暑时节体现得尤为明显。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原则,此时应适当食用温补阳气的食物,但需注意"夏季阳气在表,胃中虚冷",过度温补反而适得其反。此时饮食宜清淡,可适当增加苦味、酸味食物,如苦瓜、柠檬等,既能清热解暑,又能增进食欲。

      针对小暑时节常见的食欲不振问题,中医推荐了几款养生药膳:薏米赤小豆粥可健脾祛湿;冬瓜荷叶汤能清热解暑;乌梅汤生津止渴。需要提醒的是,夏季虽然炎热,但过度贪凉饮冷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的后果。


情志调养:静心度夏的心灵艺术

      "暑易伤气,暑易入心"——中医认为夏季与心相应,小暑时节气温升高,人们容易出现心烦气躁、情绪波动等"情绪中暑"现象。如何调养心神?中医给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正念冥想是不错的选择,每天花10-15分钟静坐,专注于呼吸,能有效平复心绪;传统养生功法如八段锦中的"摇头摆尾去心火"招式,专门针对心火旺盛设计;音乐疗法也值得尝试,《黄帝内经》记载"宫商角徵羽"五音疗法中,徵音(对应心)的《紫竹调》等曲目有助于舒缓情绪。

      小暑,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养生提醒。在这个阳光充沛的季节里,让我们遵循中医"天人相应"的理念,从饮食、起居、情志等多方面入手,以平和之心迎接炎夏,让身体与自然和谐共鸣,为下半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Copyright © 2018 www.ahssxxyy.cn 版权所有 濉溪县医院 皖ICP备19004362号-1    皖公网安备34062102020005号

书记信箱

公众号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