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科学管理 关爱儿童成长
发布日期:2025-06-18 来源: 作者:高晴晴 点击: 65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凸显。肥胖不仅影响孩子的发育和心理健康,还增加了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减肥”绝不是简单的“少吃”或“饿肚子”,在保障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体重科学管理,促进身心健康成长是关键。 体重只是健康的一个指标,更要关注孩子的精力、活力、饮食结构、运动习惯和心理健康。在医生或专业营养师指导下,允许体重随身高增长而“稀释”(身高增长快于体重增长),或实现非常缓慢的体重下降(如每月不超过0.5-1公斤),绝对禁止快速减重。1、食物多样,均衡膳食:保证主食(优选全谷物、杂豆)、蔬菜水果、优质蛋白(鱼禽蛋瘦肉、豆制品)、奶制品(低脂/脱脂)的充足摄入。遵循“膳食宝塔”原则;2、优化三餐结构:保证营养早餐,丰富午餐,适量清淡晚餐,避免不吃早餐或晚餐过饱;3、智慧选择零食:用新鲜水果、原味坚果(适量)、无糖酸奶等健康零食替代高糖、高盐、高脂肪的加工零食和含糖饮料(汽水、果汁饮料等);4、烹饪方式健康化:多采用蒸、煮、炖、凉拌,减少煎、炸、红烧等高油高糖烹饪方式;5、规律进餐,细嚼慢咽,帮助孩子感知饱腹感,避免暴饮暴食;6、营造愉悦的进餐氛围,避免在餐桌上批评孩子体重或进食习惯。1、保证充足身体活动:学龄儿童青少年每天应累计进行至少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如快走、跑步、骑车、跳绳、球类运动、游泳等),包括每周至少3次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健康的运动(如攀爬、跳绳、球类、抗阻练习);2、减少静态时间:严格控制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使用电脑等屏幕时间(建议每天不超过1-2小时)。鼓励课间活动、步行或骑车上下学(安全条件下)、参与家务劳动。3、兴趣优先,全家参与:选择孩子喜欢的运动方式,家长以身作则,共同参与运动,让运动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和快乐的源泉。 保证学龄儿童每天有9-12小时、青少年有8-10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食欲调节激素,增加肥胖风险;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尤其固定睡眠和起床时间。1、家庭是主阵地: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全家一起实践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家中常备健康食物,减少不健康零食的购买和储备。避免将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手段;2、学校是重要场所:学校应保证体育课质量、课间活动时间,提供营养均衡的午餐,开设健康教育课程。营造不歧视超重肥胖学生的校园氛围。3、社区提供便利: 建设安全的运动场所(公园、步道、运动场),组织适合儿童青少年的体育活动。1、保护自尊心:绝对避免因体重问题嘲笑、羞辱或过度批评孩子。给予无条件的爱与支持,强调内在价值;2、积极沟通:与孩子坦诚沟通健康的重要性,倾听他们的感受和困惑;3、专业评估与指导:关注孩子的体重问题,务必首先咨询儿科医生、注册营养师或儿童内分泌专科医生,他们能科学评估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判断是否需要干预以及制定个体化的、安全的体重管理方案。切勿自行给孩子节食或使用减肥产品!
儿一科主任周大权呼吁:儿童的健康体重管理是一项需要“耐心、爱心和科学方法”的长期工程。它关乎的不仅是当下的体型,更是孩子一生的健康基石和幸福能力。让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帮助每一位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和自信的笑容,在阳光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