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毒特点
- 诺如病毒是引发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传染性极强,仅需少量病毒颗粒即可感染。
- 全年均可感染,高发期为10月至次年3月,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封闭场所暴发。
- 无特效药和疫苗,但病程自限,多数患者2-3天可自愈。
2. 易感人群
- 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更易感染,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为主。
- 潜伏期:12-48小时,起病急骤。
- 主要症状:
- 儿童:突发剧烈呕吐(可能呈喷射状),腹泻多为黄色水样便,可伴低热、腹痛、头痛等。
- 成人:以腹泻为主,粪便呈稀水样。
- 需警惕脱水:尿量减少、口干、皮肤弹性差、婴儿哭时无泪等需立即就医。
1.传播途径
- 粪-口传播:接触患者排泄物或呕吐物污染的物体(如门把手、玩具)后未洗手进食。
- 食物/水源污染:生食未煮熟的贝类、未洗净的果蔬或饮用污染水。
- 气溶胶传播:处理呕吐物时未防护,吸入含病毒的气溶胶。
2. 高危场景
- 集体用餐、共用餐具、未规范处理呕吐物等。
1. 补液是关键
- 优先口服补液盐(ORS),少量多次补充,避免单纯饮用白开水导致电解质紊乱。
- 婴幼儿可喂稀释的苹果汁或米汤,避免含糖饮料加重腹泻。
2. 饮食调整
- 呕吐缓解后,逐步恢复清淡饮食(如米粥、面条),避免油腻、辛辣及乳制品(可能加重乳糖不耐受)。
- 避免禁食,保证营养摄入,可少量添加易消化的蛋白质(如蒸蛋)。
3. 隔离与消毒
- 患儿需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后72小时,避免接触其他儿童。
- 呕吐物处理:戴手套和口罩,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覆盖30分钟后清理,污染区域需彻底消毒。
1. 手卫生
- 饭前便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酒精类手消对诺如病毒无效。
2. 饮食安全
- 食物彻底煮熟,贝类、海鲜需煮透,生熟分开处理,果蔬流水洗净。
3. 环境管理
- 定期开窗通风,高频接触表面(门把手、玩具)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4. 集体机构防控
- 发现病例立即隔离,规范处理呕吐物,加强晨检和健康监测。
- 误区1:“酒精消毒能杀灭诺如病毒”。
纠正:诺如病毒对酒精不敏感,需使用含氯消毒剂。
- 误区2:“症状消失即可返校”。
纠正:需继续隔离72小时,避免隐性排毒导致传播。
- 出现严重脱水症状(如无尿、昏迷)、持续高热、血便或症状超过3天未缓解,需立即就医。
总结:诺如病毒感染以对症护理为主,预防重于治疗。家长需掌握科学的居家护理方法,同时注重手卫生、饮食安全和环境消毒,避免疫情扩散。家长规范应对,降低重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