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濉溪县人民医院中医科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拔罐疗法专项技能培训”,科室全体护士通过理论学习、实操演练及考核评比,系统掌握了拔火罐、闪罐、走罐等中医适宜技术的操作规范与临床应用技巧。

培训首日,中医科主任梁敏安以《拔罐疗法的历史沿革与辨证施治》为题开展专题讲座,从《黄帝内经》中"角法"记载讲起,深入剖析拔罐疗法在疏通经络、祛湿散寒方面的作用机理。"不同罐法对应不同证型,如闪罐适用于肌肤麻木,走罐擅治腰背劳损,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梁敏安结合临床案例的讲解,让学员们建立起系统的理论框架。 在技能实训环节,省级中医专科护士李玉然现场演示标准操作流程。针对传统拔火罐,重点培训酒精棉球点火、罐体吸附角度及留罐时间控制;闪罐教学强调"快、准、稳"的节奏把握;走罐操作则注重介质油涂抹手法与力度控制。参训护士两人一组互相练习,带教老师逐一纠正"罐体吸附不紧""移动速度不均"等常见问题。"手腕要像画太极一样柔中带刚。"李玉然手把手指导年轻护士调整手法。 本次培训突破传统笔试模式,设置"颈椎病""腰肌劳损"等模拟病例,要求护士根据患者主诉选择合适罐法并规范操作。主管护师雷婷婷在考核中因精准判断患者体质、灵活组合闪罐与留罐技术获得满分。"这种实战化考核让我们真正把知识用活了。"雷婷婷在分享会上感慨道。培训最后还开展了"拔罐工作坊",护士们围绕减少烫伤风险、提升患者舒适度等议题展开研讨。 中医科护士长张园园介绍,此次参训护士全部通过严格考核,目前中医科已将拔罐技术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等8个病种的辅助治疗,大幅度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掌握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既能减轻病人痛苦,也让年轻护士增强了职业自豪感。"张园园表示会将中医护理技术标准化操作推广至临床各个科室。 此次培训标志着濉溪县人民医院中医护理服务向专业化、规范化迈出坚实步伐。中医科将持续深挖中医药宝库,让更多传统疗法在现代医疗实践中焕发光彩,为群众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