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处理儿童发热?
发布日期:2025-03-07 来源: 作者:高晴晴 点击: 306
关于孩子发热的处理,部分家长和部分医生仍存在诸多误区。孩子发热通常会持续3到5天,除了在专业儿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是否使用其他药物外,合理使用退热药也至关重要。美国儿科学会将肛温大于等于38℃定义为儿童发热,肛温测量被视为婴幼儿体温的金标准,而耳温、口温、颞温等测量部位也以38℃作为临界值;相比之下,腋温大于等于37.4℃即被视为发热。许多家长担心发热会损害孩子的大脑或引发脑炎、肺炎等疾病,但这种担忧并不准确。实际上,体温本身对人体通常是无害的,除非体温极端升高至41℃以上。真正导致肺炎、脑炎等疾病的是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等,而非发热本身。 在处理发热时,有两个重要的进展需要了解。首先,不应仅凭体温高低决定是否使用退热药,而应依据孩子的舒适度。退热药不会缩短原发疾病的时间,但能提高孩子在生病期间的舒适度。如果孩子没有感到特别不适,即使体温超过了38.5℃,甚至达到39.5℃,也可以不使用退热药。相反,如果孩子觉得发热难以忍受,即使体温未达到38.5℃,也可以使用退热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孩子熟睡时,如果体温虽然高但孩子睡得安稳,则无需唤醒孩子强行给药,因为连续睡眠对孩子的益处可能更大。因此,家长无需轮班不睡觉来监测孩子的体温,只要孩子安稳睡觉,无论体温多高,都不需要使用退热药。
此外,不推荐使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温水洗澡以及使用退热贴等冷敷产品,因为这些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只会增加孩子的不适感,影响孩子的休息。尤其危险的是,有些家长会使用酒精给孩子擦身以期降温,这极易导致孩子皮肤过敏,更重要的是,酒精可通过皮肤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引发急性酒精中毒等严重疾病。然而,在特殊情况下,如孩子患有严重脑炎、休克、严重头部外伤或心搏停止时,是否进行物理降温、退热治疗及应用退热药,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