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濉溪县医院!
  • 预约挂号

就医指南

做好“春捂” 迎接“倒春寒”

发布日期:2025-02-11 来源: 作者:吕坤 点击: 461
        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这说的就是春天的气候。春天是个气候多变的季节,虽然在逐步回暖,但早晚还是比较寒冷的,冷空气活动的次数也较为频繁,如果冷空气较强,可使气温猛降至10℃以下,甚至会出现雨雪天气,因此形成“倒春寒”现象。
      在春季,人体的阳气开始趋向于表,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当倒春寒来临,乍暖乍寒,往往稍不注意就容易生病。特别是老人、儿童、产妇、慢性病患者,容易因不适应而受寒,导致各类疾病的发生。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那您知道怎样“春捂”吗?
一、 捂头   
      头部为人体“诸阳之汇”,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风寒之邪易侵袭人体的头部。年老体弱者可戴帽子保暖,洗发洗澡后应立即擦干,不能当风直吹。   
二、 捂肚子  
      捂肚脐,肚脐又叫神阙穴,温暖此处可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肚脐部位的保暖。
三、 捂膝  
      膝为筋之府,寒则易于挛急,膝部受凉可导致关节局部肌肉和血管收缩,引起关节疼痛。多捂膝盖可以加强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
四、 捂脚   
      “寒从足下起”,四季的养生保健都应该注重足部保暖,睡前足浴可促进人体阳气的升发。
五、 捂背    

      背部属阳,而贯穿整个背部的督脉又被称为“阳脉之海”。后腰又为肾之府,胃肠道不好的人,以及肾阳虚的人,千万不要急着把低腰裤穿起来。腰细虽美,也不能露得太早。 

 

      “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面对倒春寒,除了要“春捂”之外,还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 健脾除湿,忌食生冷   
      倒春寒时,除了降温以外,往往还伴随着雨雪。空气又湿又冷,人体就容易被湿邪入侵,困阻脾胃,导致“脾为湿困,运化无力”。往往有容易腹胀、腹泻、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白腻等表现。陈皮、土茯苓、芡实、薏米等祛湿的食物在这个时候都是很适合吃的,能起到健脾祛湿的作用。一定要少吃生冷、甜腻等容易生寒湿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可以适当吃点温阳补气的食物,像是做菜时多放点葱、姜、蒜,都是不错的,既可以疏散风寒,又能够杀灭病菌。
二、 适当锻炼,调畅气机   

      在春天做做运动,以顺应春季生发之气,现在很流行的五禽戏和八段锦,都是在春季里使人体阳气升发的绝佳方法。


Copyright © 2018 www.ahssxxyy.cn 版权所有 濉溪县医院 皖ICP备19004362号-1    皖公网安备34062102020005号

书记信箱

公众号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