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肆虐,家长护理注意事项
发布日期:2025-01-20 来源: 作者:郭茜 点击: 488
答:流感,全称是流行性感冒,相对于普通感冒,流感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种,我们常见的是甲型和乙型。流感典型症状是发热、寒战、头痛、全身酸痛等,部分孩子可能出现高温惊厥。呼吸道感染是流感的普遍症状,包括咳嗽、咽痛、流鼻涕等。低龄儿童可能表现更重。除了呼吸道之外,消化道表现也很多,比如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佳等。极少数儿童可能会发展为重症流感,并引起喉炎、肺炎、脑病、心肌炎等。答:儿童免疫系统处在发育阶段,免疫功能相对较弱。一些病原体可能在地面产生沉降,也就是越靠近地面病毒越多,孩子个子矮,接触病原体的概率高;另外很多孩子还没有防护意识,在外面不洗手吃东西等习惯也容易得上流感。答:流感的两大特性是急性和自限性,多数症状在2-3天后就会消失,有的孩子可能会持续发热5天左右,总体来说,绝大多数症状都会在一周内恢复。部分症状,比如咳嗽,持续时间会更长一些,少数七岁以上的大龄儿童的疲劳乏力可能会持续数周。答:流感经常引起高热,而高温惊厥是孩子发热的常见并发症,常见于6个月到5岁的孩子,多发于孩子发热的第一个24小时,体温在38.5℃以上,主要表现是双眼上翻,四肢僵直,嘴巴青紫,牙齿紧闭,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抽筋”。孩子高温惊厥是没有意识的,这时候家长要把孩子放在平整安全的地方,比如床上,地毯地板上也可以,不要往孩子嘴里塞任何东西,不要喂食任何东西,包括退热药,也不要按压孩子的任何地方,包括掐人中或者压制孩子抽动的动作。一般情况下,大概3-5分钟惊厥就会自行终止,如果需要服用退热药可以在惊厥停止后喂食。高温惊厥通常不会引发不良后果,但是如果孩子频发发生惊厥,或者惊厥超过5分钟,需要及时送医院救治。答:流感治疗方式主要是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儿童可以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玛巴洛沙韦。抗病毒药物的使用越早越好,在孩子刚出现流感症状就可以使用,最好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即使超过48小时,也应该积极用药。对症治疗主要以退热和缓解不适为主。6、流感流行季节只要是孩子出现发热就可以吃抗病毒药物吗?答:不是。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玛巴洛沙韦等抗病毒药物能够缩短流感症状的持续时间,但是只对流感有效。引起发热的呼吸道病因有很多,并不是所有的发热都是流感引起的,需要进行准确判断后再相应使用药物。答: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头孢氨苄、阿奇霉素等,都对流感病毒无效,不要轻易使用。只有在流感病毒和细菌或者支原体发生混合感染的时候,才会考虑到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菌药。答:无论是抗病毒药物还是混合感染使用抗菌药物,都属于处方药,不建议家长贸然使用,最好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于孩子的发热、咳嗽、鼻塞等症状,需要退热和缓解不适,家长可以给孩子选用一些相应药物。答:仔细阅读说明书规范服用,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确定孩子的用药量、用药时间和用药次数。答:药量药量药量,重要事情说三遍。首先,家长不要急于求成,退热药的作用不是为了让体温降到正常,而是在降温的同时让孩子增加舒适感,安全度过流感发热的过程。其次,不能同时使用两种退热药,会增加孩子肝肾负担,甚至出现不良反应。再次,还是要强调规范用药,不要因为降温慢随意增大药量。第四,如果给孩子服用感冒药的时候一定要仔细阅读药物成分表,避免感冒药里面有退热成分造成用药重叠,造成药物过量的后果。答:保证孩子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营养成分的摄入,同时注意营养均衡,可以多吃水果多喝水。同时注意家里湿度,不要过于干燥,这样有利于孩子的恢复。家长对自己的心态要稍加注意,时常观察孩子的情况,不要急躁焦虑,顺利帮助孩子度过甲流感染期。答:应该说绝大部分孩子都是轻症,家长在家注意护理就可以痊愈。但是出现以下状况,需要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医:高热不退,长期发热超过三天,精神萎靡,呼吸困难,呕吐腹泻,不愿意吃东西,呼吸困难,胸痛胸闷,面色较差,尿量少或者尿色为红色等。还有一种状况需要就医,就是流感症状缓解后再次出现甚至加重,这时候需要寻求医生帮助,找出病因。答:低龄儿童,就是年龄小于5岁,尤其是2岁以下的孩子。有基础疾病的孩子也是高风险人群,比如哮喘、肿瘤、肾病、免疫缺陷等。还有一种就是肥胖儿童。这些孩子在流感季节,需要家长尤其加以重视,出现症状及早就医。答:如果有条件,家人得流感后最好能做到隔离。当然可能大多数家庭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可以戴口罩做好防护,同时室内定期开窗通风,时间不要太长,毕竟是冬季,也要注意保暖。答:绝大多数儿童不会产生后遗症,常见的就是退热后,咳嗽和流鼻涕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久咳不愈,尤其是有湿疹和哮喘的孩子,需要后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根据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内容综合整理)
